在Mr muscular官網中有一篇有關訓練中周期設計(mesocycle design)的文章。當然,Programming令訓練更加具策略性,事前因應個人的目標安排好訓練的容量和強度。
但是,大家都不是機械人,我們會有狀態不佳的時候。可能源自於工作或學業的壓力,可能源自於感情上的問題?無論如何,即使你有多強的執行力,有時候在健身房中的運動表現(performance)可能會不如理想。
你總不能每次訓練時都訓練到完全力竭,付出自己的一切(Constant Maximal Effort)。你需要因應自己的狀態調節訓練強度(intensity)和容量(volume)。
重點:大家當然要努力訓練,但絕對不要盲目追求完美。以長遠的肌肉發展而言,訓練的靈活性是非常重要的!
確認自己的狀態,問自己一些問題吧!
1️⃣在開始訓練前,花一點時間來評估自己當天的狀態。例如:你的肌肉還很酸痛嗎?
2️⃣昨晚的睡眠質素好嗎?睡飽了嗎?
3️⃣營養和熱量攝取方面做得好嗎?
注意「自身調節」、「RPE」、「RIR」✅
測量「運動自覺強度 RPE」
運動自覺強度,又稱RPE,能將費力程度數值化,並且作為運動強度指標的方法。從RPE 1-10,1分為沒有費力完成任務,10分為竭盡全力來完成任務。
在熱身時的感覺如何?有力嗎?還是今天的重量特別的沉?以上的問題能給予你一個短暫調節訓練強度和容量的方向。
不要每次都訓練至力竭
當然!偶爾是沒有問題的!大家也不要忽略力竭(failure)訓練的重要性!但小編希望大家能在訓練上有著彈性的安排。
注意RIR✅✅✅
RIR,即Reps In Reserve,是另一個評估運動強度指標的方法。RIR的計算基於你在一組中還有多少的餘力,例如:你能臥推100kg,做10下就力竭。而你就做了8下就停止了,那就是2 RIR。
當我們訓練至力竭時,我們能最大化這一組的生長潛力(growth potential),但同時也會積聚大量的疲勞,影響長遠的發展。
在正式組中,你可以嘗試1-2RIR,能充分刺激肌肉,同時也能好好進行疲勞管理。當然,偶爾的力竭訓練是需要的!
‼️總結‼️
適當的營養攝取、訓練和休息對控制疲勞和肌肉的成長十分重要。為了盡量減低疲勞,你可能需要使用RIR或RPE系統來評估當下身體的狀態,來作出即時的改變。
一開始使用RPE或RIR系統的時候,經驗不足會令其方法的準確性下降。但絕對不要氣餒!
隨着經驗的累積,你會更了解自己的身體,對自己運動表現的評估也會更準確,所以不用擔心!
堅持!加油!
圖片來源:@pheasyque
如果你覺得帖子對你有用的話,請追蹤我們IG:@mr_muscular2017
#增肌減脂 #增肌 #健身 #健美 #飲食控制 #肌肉 #健康 #健體 #深蹲 #腹肌 #重訓 #重量訓練 #肱二頭肌 #二頭肌 #運動 #增肌 #減脂 #健身迷因